RS-113骨盘模体盆骨模体的制备工艺结合了拟人化解剖设计、高精度材料加工与模块化组装技术,核心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要点如下:
1.骨架材料
采用符合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(ICRU)标准的组织等效材料,模拟皮质骨和松质骨的辐射衰减特性。
通过数控铣削或3D打印技术加工骨架结构,确保骶骨与髂骨的7°生理倾斜角、髋臼软骨0.8-1.2mm弹性形变空间等关键解剖参数精度。
2.软组织模块
臀部模拟:分层设计表皮层(0.5mm硅胶模拟真皮触感)、脂肪层(2-5cm可调节厚度),通过注塑工艺实现密度梯度分布。
神经血管模拟:在椎间孔嵌入0.3mm铜丝,X光下显影,用于穿刺训练的实时反馈。
3.透明化处理
使用丙烯酸或聚碳酸酯材料,通过光学级注塑成型工艺,确保模体透光率≥90%,支持CT/MRI影像融合训练。
二、RS-113骨盘模体盆骨模体模块化组装工艺
1.骨架与软组织嵌合
采用定位销与磁吸结构固定骨架与软组织模块,确保重复拆装后解剖位置误差<0.5mm。
髋关节模块设计为可拆卸结构,支持单独旋转测试(侧弯角度达45°)。
2.压缩骨折模拟(可选功能)
在L3椎体嵌入可调压缩钉,通过旋转调节模拟10%-50%椎体塌陷,用于脊柱外科创伤训练。
3.密度校准
使用电离室对模体进行剂量分布验证,确保6MV X射线照射下误差≤±1.5%(普通水箱模体误差达±5%)。
三、RS-113骨盘模体盆骨模体质量控制与验证
1.解剖保真度检测
通过CT扫描对比真实骨盆数据,验证模体径线测量值与实物误差<2%。
使用力传感器测试髋臼软骨弹性模量,确保与人体组织力学特性匹配。
2.辐射特性验证
依据IEC 61223-3-5标准,测试模体在X射线、CT、MRI下的影像质量参数(如CT值、信号噪声比)。
3.耐用性测试
进行10,000次拆装循环测试,确保模块连接结构无松动;模拟5年使用周期,验证材料老化后密度偏差<3%。
